MENU
当前位置: 首页» 新闻中心» 新闻动态

环保所回所课程2019年第七讲

作者: 来源:科研处 2019-11-21

    研究生回所课程(第七讲)

    2019年11月15日下午,环保所研究生回所课程第七讲在学术报告厅举行,黄永春、修伟明、贺泽英三位老师分别以巯基化合物抑制镉、砷、铅向水稻籽粒转运机制研究、转基因农作物发展趋势及典型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概述为主题,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有深度的学术讲座。环保所全体博士、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课程讲座。

黄永春老师的讲座从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求学和工作经历开始,讲述了自己对科研的热情以及工作成果,不时和台下的同学们互动,激发大家对科学问题进行探索的兴趣。接着,介绍了我国重金属污染的现状,镉、铅、砷对人体危害,镉、砷、铅在土壤中存在形态以及镉、砷在稻田污染治理过程中的不可调和性。黄老师在基因水平上介绍了自己在重金属污染稻田方面的研究,逻辑严密,数据详实。最后他告诉同学们,交叉学科思维碰撞、创新性思维和大胆假设、努力求证是探索科学问题的关键。黄老师精彩的讲座赢得了现场同学的阵阵掌声。

修伟明老师的讲座主要从转基因的基本概念、全球农业转基因作物发展现状、转基因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讲解。自1996年以来,2018年是全球连续应用转基因作物的第23个年头,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了约113倍,累计面积达25亿公顷。2018年共有70个国家和地区应用转基因农产品,26个国家和地区种植了1.917亿公顷转基因作物。转基因技术广泛应用于医药、工业、农业、环保、能源等领域,我国也采取了严格的监管政策。修老师不仅详细讲解了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和应用情况,还给听课的每位同学们发放了转基因检测试纸条和棉花样品,让大家现场体验了转基因产品的检测。修老师内容丰富又浅显易懂的讲座让同学们对转基因技术、产品及我国转基因相关政策有了科学全面的了解。

 

贺泽英老师首先概述了有机污染物的样品前处理原理和方法、仪器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,然后分类对农药、抗生素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、多环芳烃等典型农业污染物的具体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解,包括样品的前处理、仪器检测和标准分析方法等。报告中介绍了我国农药和其他污染物的残留状况、检测方法及标准,由于其涉及样品种类多、干扰物成分各异等特点,对样品的前处理和仪器分析提出更高要求,最后又介绍了如何进行检测方法的选择与开发。贺老师的演讲逻辑严密,内容充实,让听课的同学都感觉收获很大。对试验方法的详细介绍也为同学们的试验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。

三位老师的讲座严谨有趣,内容丰富多样,和同学们的有效互动也使得演讲的氛围轻松活跃,同学们在听完课后都表示收获满满。

 

 

 

TOP